第50章 华国文坛,危在旦夕?
还在出租屋里悠闲着看动漫的余笙差点没从床上滚下来。
什么?
宋时微的妈妈邀请我吃饭。
难道我穿越了?
我记得进度也没这么快啊。
余笙还在平复心情,对面的宋时微就发来一个问号。
【全副武装的女人】:怎么了,是周末有事情吗,如果有的话我跟我妈说换个时间。
【余生】:不是不是,就是说为什么你妈妈突然要我去你家吃饭。
对面突然不回消息了。
余笙也有些疑惑了,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宋时微风】:没什么原因,她听说你是我爸的得意门生,就想见见你。
【宋时微风】:你一定要来。
【宋时微风】:(图片)。
宋时微发来一张图片,这张图片上竟然是余笙躺在沙发上全身投入地打王者的画面。
【宋时微风】:你要是不来我就把这张图片发到《雪中》书评区,说你整日不务正业,不好好更新。
看完前两条信消息的余笙嘴角不受控制地扬起又赶紧抿住。
他要能信这个理由就可以把脑子扔掉了。
但后面这个威胁真的有点捏住余笙七寸了。
以他的手速,每天的更新只需要两个小时,其余时间他都在玩。
要是这张图片被传出去,那他必定会被书友口伐笔诛的。
【余生】:宋大小姐这是在威胁我?(翻白眼.jpg)
【宋时微风】:不,我在理不直气也壮的求你。
【宋时微风】:(求求你了.jpg)。
【余生】:好,这周末我肯定去。
【宋时微风】:(小猫两眼放光.jpg)。
其实余笙想去的原因只是想尝尝宋时微妈妈亲手做的饭菜。
而且这玩意早见晚见都得见,还不如早见一面留个好印象。
宋时微见余笙终于答应,原本微蹙的眉毛也终于舒展开。
邀约的事情解决了,那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得到余笙喜欢吃什么了。
宋时微眼珠轻轻一转,眼睛中突然闪过一丝狡黠。
问老宋不就行了?
宋时微躺在沙发上,双手举起手机,望着和余笙的聊天记录,怔怔出神。
“时间过得真慢啊。”
宋时微好想有一种超能力,可以控制时间的快慢,这样就可以想让时间变快就变快,想让时间变慢就变慢。
……
……
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
转眼间,就来到了周五。
今天世界高校文学交流联赛将正式开始评比。
主办方本着公正公开的态度,将会将所有的参赛作品以及三方评委评分全部公开,供各位参赛选手评鉴。
余笙和安以沫再次走进京大的礼堂,与上次不同的是,今天来的媒体更多。
经过几日的热度发酵,媒体对于此次联赛自是闻风而来,摄像头几乎要把他们闪瞎。
今天所有的学生代表都是正装出席,虽说可能他们没有得奖的希望,但是万一呢?
来自整个世界的顶级高校,大约200多所,聚拢在此,共同角逐。
最前排,是华国评委,欧洲评委和日本评委以及他们的翻译官。
三派评委几乎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协成员,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表决,最终达成对一个作品的打分。
参赛席上,伯格微微仰头,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
木下彻波澜不惊,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在他脸上留下表情。
几乎无时无刻都会有参赛选手偷偷观察这两位世界青年作家的巅峰。
本次联赛本来就是华国想要将自己的文化打出去而设定的一场比赛。
不仅仅是华国,每个国家的参赛选手都希望能在这次联赛大放异彩。
可当伯格,木下彻真的坐在他们的身旁,那种强者的气质真的让他们坐立难安。
礼堂最前方的LCD大屏幕上,左侧是三方评委的评分以及综合平均分,右边则是一个大排行榜,只会收容前十名的姓名以及作品名。
作品过得很快,流程几乎就是宣布评委评分,三方评委进行简评,若台下参赛选手对评分无异议那么就将进行下一本书。
尽管一篇文章占据的时间再短,但是也架不住多啊。
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一点,才堪堪将一半的文章评完。
“水木大学。”
“《花景》。”
“作者:陈墨宇。”
“评委评价。”
“行文如工笔勾勒,对江南园林景致的描写细腻入微,意象运用娴熟。但故事张力不足,如果将‘景’与‘情’的羁绊再深挖几分,或许能抵达更深的境界。”
旋即,大屏幕上显示了华国,欧洲,扶桑三派评委的评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随着三方评委的评分陆续弹出,现场响起零星的抽气声。
92、93、94,平均分93,这在已评过的作品中,算得上相当亮眼的成绩。
陈墨宇端坐在参赛席,脊背绷得笔直,眼神明亮。
他身旁的社员激动地拽住他的手臂,低声道:“稳了!宇哥,前十绝对稳了!”
陈墨宇抿着唇,喉结滚动,视线却死死盯着屏幕右侧的排行榜。
此刻作品已经过半,前十席位上,欧洲占六位,扶桑占三位,华国只有一位。
而华国那一位仅仅也就只排在第十。
此刻榜单上,第八名的作品分数是92.5,而他的《花景》以微弱优势,正在榜单下方闪烁。
片刻之后,《花景》将其顶替上位。
“东京大学。”
“《雪国列车》。”
“作者:木下彻。”
“评委评价。”
“充满后现代主义的荒诞隐喻,列车驶向永夜的设定极具冲击力。但叙事碎片化过于极端,虽然部分情节晦涩,但这种实验性正是文学最迷人的冒险。”
大屏幕上显示出评分。
95、96、97。
平均分96分。
木下彻一举登顶。
扶桑代表团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各国选手交头接耳,话语中全是赞叹和不甘。
木下彻微微扭头看向伯格,伯格仿佛心有灵犀,同时转头看向他。
针尖对麦芒。
“牛津大学。”
“《雾都时期的爱情》。”
“卢卡斯・冯・伯格。”
“评委评价。”
“这是写给欧洲文学传统的情书!伯格用蒙太奇般的叙事,将唯美主义、荒原意识熔铸成新的美学范式,他用普鲁斯特式的细腻笔触,解构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主义幻象,每个意象都像伦敦塔桥的铆钉,将现实与荒诞紧紧铆合,堪称后现代文学的典范之作!”
96,97,99!
平均分97.3!
原本嘈杂的礼堂瞬间静音。
木下彻仅仅登顶不过五分钟,就被伯格拉下马去,只能屈居第二名。
伯格轻松写意的扯动领带,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因为木下彻和伯格的相继登顶。
此时此刻右侧的排行榜上只有陈墨宇一名华国选手,并且还处于绝境之地。
没有人知道会不会腾空浮出一篇作品将华国唯一的独苗从榜单上驱逐下去。
如果最终的前十榜单上连一个华国人都没有。
那么后果,可想而知。